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决策参考 >> 正文

“双一流”建设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

作者:  来源:   日期:2017-06-14 14:50:56 浏览次数:

拥有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推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必将加速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令人鼓舞的是,先期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和宝贵经验为国内外所瞩目,为新一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和问题,本文对此提出若干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双一流”建设既是目标又是战略

国家强盛总是伴随着一批一流大学的崛起。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一流大学对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加明显,大学正在加速走向社会发展的中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一流大学也因为对优秀人才和优质生源的强大的“虹吸效应”,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法、俄、日、韩、印等世界各国都纷纷推出各自的大学重点(卓越)建设计划。

“双一流”建设推动了中国大学的整体“板块式”前移。我国相继实施的“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计划,有效推动了中国大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在世界大学版图上呈现出整体“板块式”前移的态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大学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然要以高等教育的升级版为基石。加快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提供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支撑,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双一流”建设本身既是愿景和目标,又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又是一个不断创新、持续提升的过程,因此,抓好战略布局并与国家其它战略衔接尤为重要。

“双一流”的关键和核心在于内涵、品味及其治理水平。打造世界一流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目标,概括地说,汇聚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学生,产出一流研究成果,对国家和世界发展有标志性的贡献点,是衡量“双一流”的“显性”标志,其背后的支撑是大学的治理能力和水平。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建设“双一流”的出发点和实质,不仅仅是体现在若干“显性”指标的赶超上,而是为了支撑创新国家建设和“两个百年”民族复兴的梦想。因此,建设取向的着力点在于苦练“内功”,在于提升大学的治理水平,大学的“软实力”其实就是硬实力!一流的关键要体现在内涵、品味和精神气质上,体现在“世界一流”和“中国特色”的结合上。

“双一流”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社会舆论对排行榜的过度热炒不利于大学发展。目前,国内外的大学排行榜大约有40余个,一些知名的排行榜大都由商业公司推出,本质上来说带有一定的商业行为,排名的指标体系、高校遴选、发布窗口等都遵循着商业逻辑,而社会舆论和某些媒体对这些排名往往缺乏辨析,过于炒作,产生一定的片面性和误导性。中国的“双一流”建设对此应保持定力,只应作为参考和同类大学对标时的考量,而不能被动地被其牵着走。

对大学的影响力和创新能力评价存在片面性。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依然在路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中国大学担负的使命与经济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并不完全相同。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对创新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既包括知识创新,也包括技术创新等方面,在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力和创新能力考量中,单纯以高水平论文或基于纯知识创新的ESI等统计“论英雄”,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至少不够全面。

创新成果向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转化有短板。大学实力的本质是以高水平的研究和学术实力支撑育人的能力,在学科建设的诸多内涵里,知识体系的建设是核心,也是学科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目前社会关注多集中在相对容易考量的学术发展指标上,而对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为知识体系,特别是新教学内容关注不够,而这种转化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从目前现实看,我国大学工程教育的相当一部分教学内容落后于产业技术发展的局面依然存在。促进创新成果向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转化是所有一流大学要下的真功夫。

现有学科评估评价方式对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有挑战。历史证明,知识的增长从大的尺度上表现为对原有学科体系的叛逆和突破,所有现存的学科优势都是相对的,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学科更新和创新永远在路上。一旦固化,新兴、交叉学科的生机受到遏制,学科自身创新的活力就会丧失。

大学的特色发展依然面对种种困惑。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每所一流大学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以综合性的雄厚实力和众多一流学科而称雄学界;有的以小型精悍和卓越的精英教育成为一流中的翘楚;有的以产学融合的新模式成就了创新创业型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和崛起;有的以培养卓越工程师被国际上公认为一流工程教育的典范;还有的以一流的人文社科教育和研究见长,成为学子们最向往的大学。多样化是一流大学的魅力所在,也是高等教育成功的关键。盲目地追求大学在排行榜中的位次,将导致丧失办学特色的危险,得不偿失。

关于“双一流”建设的建议

“双一流”建设要与国家战略需求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大学应该引领科学发展和瞄准学术前沿,这本来是大学发展的应有之义,没有什么争议。但中国的“双一流”建设作为国家战略,首先要服务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服务于中国梦的创造性实践,绝不能仅仅看成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竞争和扩大影响力,更不是国际大学之间的“竞争游戏”。对其建设成效的评价,可以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但不能唯商业机构运维的国际排名论成败、论英雄。

“双一流”建设应体现战略性、连贯性和互补性。“双一流”建设规划应由国家主导,体现国家意志和整体布局,体现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且重在建设,体现对已有建设成效的延续和继承,体现与国家其它战略计划的有效衔接。“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国家自贸区建设、“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和政策,都应与“双一流”战略互为拱卫和支撑。

“双一流”建设应成为新一轮高教改革的引擎。以改革的思维引领建设,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应当成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改革与建设相结合,以新的思想引领建设,是后发优势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避免结构性挑战的有效做法。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挥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积极性,形成国家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全力支持、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的合力支持高教改革态势以及多元投入支持“双一流”建设的机制。

“双一流”建设要特别重视“人的建设”。“双一流”建设关键在人,重点是“人的建设”,改革取向和资源配置的重点是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通过政策杠杆和环境营造,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和学校治理团队,为教师自主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为建设创新国家和科教强国造就、培养一大批拔尖和领军人才,以一批批一流人才支撑一流建设,使之成为贯穿建设过程的逻辑主线。

“双一流”建设要充分重视知识体系建设。创建一流决不能仅仅是“显性”指标和参数上的赶超,而重在苦练内功。对一流的评价,既要关注科技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也要关注研究与教学的结合度和转化度,充分考虑知识体系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推动研究成果向产业和教学的“双转化”,以知识体系的创新推动学科及其内涵的与时俱进,这是我国大学创建一流过程中“补短板”的历史性机遇。

“双一流”建设要鼓励大学办出特色和多样化发展。中国大学发展当前特别需要多元化的特色取向,政策导向、遴选原则、评价机制等都应当鼓励和支持多样化的一流,在特色中创一流,在一流中显特色,扎根中国大地,担当国家使命。中国的“双一流”建设,既要关注国际有影响力的评价结果,也应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和卓越标准,这个体系应当是开放多元、客观统计(可基于二次数据)和专家判断相结合的分类评价体系。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赵继为校长】

更多>>通知公告
更多>>发规通讯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 ·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 ·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
更多>>资料下载
·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任...
更多>>办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