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淑芬,女,无党派民主人士,教授,享受甘肃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现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学院炼油技术专业教师,中国化学会会员,甘肃省化学会理士,甘肃省科技专家库成员,甘肃省精细石油化工行业技术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炼油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级教学团队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主要成员。
自1985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主要承担10余门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主编并出版教材3门,科研专著1 部。主持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参与省级精品课程2门,主持完成课程改革1门。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和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各1项,通过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完成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获得优秀。主持企业技术改进1项。参与省科技攻关计划、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科研、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和企业技术改进改造若干。主持和参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1项。指导4名青年教师,且取得良好效果。
主要工作业绩与获奖情况:
2003年主持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攻关项目“镧系列催化剂的合成及在酯合成中的应用” (2GS035-A52-008-04),通过甘肃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鉴定,国内领先;
2004年主持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固体超酸催化剂的合成及在酯合成中的应用”(0414-05,通过甘肃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鉴定,国内领先;
2006年参与《有机化学》精品课件通过省级鉴定;
2008年3月-7月天津大学学习;
2008年参加化工总控工培训,取得化工总控工技师资格;
2009年参与省级精品课程《燃料油生产技术》建设;
2010年主持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净化回收生活污油的方法”, ZL201010602667.0;
2011年“石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并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2011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评比一等奖;
2011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多媒体优秀课件竞赛优胜奖;
2011年参与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有机小分子在聚砒咯/铂钌修饰电极的催化氧化”,结题;
2012年“源自石化生产过程的探索性实训项目开发与应用“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教育厅级奖;
2012年参与省财政厅项目“中科药源KT-02催化剂加氢制备邻/对氯苯胺小试工艺研究及中试优化”结题;
2013年主持指导学生参加第九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省级二等奖,并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2013年参与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对甲酚合成香兰素工艺小试研究及中试放大”结题;
2014年主持“高职院校开设《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实践”获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5年指导学生参加“石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发明制作A类一等奖,并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2016年指导学生参加“石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并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2017年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适应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结题。
2017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省级二等奖,并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2017年主持课题“新型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获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17年指导学生参加“石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发明制作A类一等奖,并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2017年主持《石油产品添加剂》获得甘肃省职业与成人教育教学科研教材成果三等奖;
2017年主持“新型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获得甘肃省职业与成人教育教学科研科研成果三等奖;
2017年发明专利“双组分氯磺化聚乙烯重防腐导静电涂料的制备方法”,获甘肃省科教文卫系统职工技术成果二等奖;
2017年参与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电芬顿法降解化工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结题;
2017年参与兰州市财政局、兰州市科技局项目“新型超支化自组装无皂纳米核壳氟硅丙乳液制备及应用”,在研;
2017年参与省财政厅和教育厅甘肃省高校协同创新团队项目“绿色精细石油化工技术协同创新团队”项目,在研;
2018年参与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生活污油的处理及其综合利用”结题,获优秀成果奖;
2019年主持省级精品在线课程《身边的化学》建设;
2019入选享受甘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人员;
曾获全校教学比武第一、科技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先进班主任、教学质量优秀、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主持和参与的已授权专利:
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净化回收生活污油的方法,ZL201010602667.0 ,2013;
发明专利:室温快干型过氯乙烯导电胶的制备方法,ZL201110384358.52,2013;
发明专利:双组分氯磺化聚乙烯重防腐导静电涂料的制备方法,ZL201110384340.5, 2013;
发明专利:超支化无皂纳米核壳硅丙乳液制备方法,ZL201410310353.1,2016;
发明专利:以酚类残渣为原料制备的高羟基酚醛树脂及在生产耐高温漆中的应用,ZL201210244591.8,2014。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生活污油转化装置,ZL2017208599157,2018;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生活污油水自动分流桶,ZL2017208599123,2018;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分布式油库消防报警系统,ZL201420233086.8,2014。
校企合作及企业经历
2002年参与兰州石化公司项目“T304实验室合成及中试优化”,通过兰州石化公司验收;
2003年参与兰州红叶精细化工公司“2-叔丁基对甲酚合成工艺研究”;
2005年主持兰州石化红叶化工厂“针对兰州石化原油破乳剂评定与改进工作”,通过兰州石化公司验收;
2006年参与兰州红叶精细化工公司“T601多元非均相共沸精馏系统工艺改造”;
2007年参与兰州石化公司项目“苯胺生产装置废酸提浓单元尾气治理研究”,通过兰州石化公司验收;
2008年参与甘肃中科药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科药源“KT-02催化剂用于对氨酚生产中试放大”研究;
2009年参与兰州红叶精细化工公司“高芳烃油装置扩能优化技术改造”,通过兰州石化公司验收;
2009年参与兰州石化三叶公司“铝溶胶合成工艺过程改进研究”;
2010年参与山东潍坊振兴宏盛精细化工公司和兰州长兴石油化工厂“利用对甲酚生产副产物制备改性树脂研究及工程化研究”;
2010年参与兰州石化公司“焦化蜡油络合脱氮装置扩能优化技术改造”;
2011年参与山东潍坊振兴宏盛精细化工公司“4万吨/年对甲酚装置技术方案论证”;
2011年至今,四川绵阳路博润滑油有限公司技术服务;
2012年至今,广东茂名凯越油脂有限公司技术服务;
2012年参与山东潍坊振兴宏盛精细化工公司和兰州长兴石油化工厂“新型防腐导静电涂料的制备方法”;
2014年参与山东潍坊振兴宏盛精细化工公司和兰州长兴石油化工厂“装饰性银包铜防腐导电涂料的制备方法”;
2015年参与甘肃中科药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KT-02催化剂扩产改造工程”;
2016年参与兰州亚华石化有限公司“兰州亚华石化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改造”;
2017年7月兰州石化红叶精细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工艺操作锻炼。